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陆勇记得,有一年过节值班,午休时,跟女儿视频聊天。
女儿刚刚学会说话,她看着陆勇的白大褂,好奇地问:“爸爸,你在做什么???”陆勇回答:“我在做医生啊?!迸治剩骸鞍职郑阄裁匆鲆缴。俊?/span>
一刹那,陆勇百感交集。是啊,为什么要做医生?为什么要做家庭医生?他也曾这样问过自己。后来,他找到了答案。
相比签约人数,团队更关心
签约居民的就诊流向和服务体验
“实在感谢陆医生,他是我的救命恩人,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!”居民赵阿姨告诉记者,她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。不久前,独自在家的她从壁橱里拿衣服时,突然脚下打滑,往后一仰,摔倒在地。这一摔,竟让她昏迷了半个多小时。醒来后,她没觉得哪里不舒服,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。
两天后,赵阿姨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陆勇,闲聊中说起自己摔倒的事??悸堑秸园⒁唐绞庇卸嘀致圆?,陆勇建议她去做一个脑部CT检查。检查结果令赵阿姨大吃一惊:颅内已有积血。
“幸亏听了陆医生的话,发现得早,要是耽误了,后果不堪设想?!闭园⒁趟担骸奥揭缴淙荒昵?,但看病非常细心,而且会叮嘱我们日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,让我们很有安全感。”
安全感带来的是信任,信任则让家庭医生签约更有“黏度”,真正把需要就诊的居民留在社区,推动分级诊疗。
目前,陆勇的“1+1+1”家庭医生团队已经与1145名居民签约。签约只是第一步,与居民建立起稳固的服务关系,才有利于长期的健康管理。相比签约人数,陆勇更关心签约后居民的就诊流向和服务体验?!叭绻笮」芾砗头衩挥懈?,就失去了签约的意义。签约后,我能给居民提供哪些服务?我能否保证他一直来找我看?。磕鼙V?,再签约?!闭馐锹接峦哦佣ㄏ碌那┰甲荚?。
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陆勇始终觉得,他要为家庭医生的“荣誉感”而战?!凹彝ヒ缴皇侵换峥?,我们有专业知识和技能,有责任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照护与健康管理。时代会证明我们的作用和影响,未来家庭医生一定会越来越普及,分级诊疗终会形成,而我们必须担得起时代交付的重任。”
帮助患病老人改善生活质量,
让他们能享受晚年生活
“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,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有多么重要?!闭馐锹接碌奈⑿徘┟?。
陆勇的这份感慨与他曾经在安宁病房工作的经历有关。
“临终关怀工作,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感触?!甭接滤担骸翱吹酵砥诎┲⒒颊咴谀抢镒咄晟淖詈笠怀?,我有很深的无力感。但也正因守护过那些患者,我觉得家庭医生的职责就是帮助那些患病老人改善生活质量,让他们能享受晚年生活。”
陆勇管辖范围内的广二居委会,被称为“老龄居委”。承担社区敬老院的医疗服务工作,需要他更用心、贴心地为老人服务:
90岁的柴老先生患有糖尿病,陆勇手把手教他测血糖;96岁的李老先生耳朵很背,戴着助听器也听不清,陆勇用纸笔“一笔一画”跟他沟通,如今笔记本都用了好几本;97岁的张老太患有痔疮且慢性出血,陆勇坚持上门为她换药,直至伤口愈合;100岁的谭老太时常胸闷气短,但只要陆勇一到她跟前,她就觉得舒坦了……在陆勇团队的守护下,广二居委会慢慢从“老龄居委”变成“长寿居委”。
“陆医生就是我的‘守命人’。为了他,我要争气,争取多活两年。”82岁的冯老太做过白内障手术,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装过心脏起搏器……多种疾病缠身,行动不便,“难过得简直不想活了”。就在冯老太感到绝望时,她与陆勇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。考虑到她的病情需要在家治疗,所以陆勇与她签约的同时还为她建立了家庭病床,定期上门为她服务。在陆勇的悉心照护与鼓励下,她的病情慢慢好转。
对老人们而言,陆勇永远那么温和、亲切。而对于陆勇来说,繁琐的工作也让他深感疲惫?!坝惺焙?,下班回家,累得根本不想说话,真有点对不起家人,特别是女儿?!甭接滤怠?/span>
陆勇的母亲、姨妈、妻子都是医生,女儿也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好奇与崇拜。
“行医时谨记:态度要好,姿态要低。”这是来自母亲的叮咛。
“爸爸,我们来玩一个做医生的游戏吧?”这是来自女儿的期待。
面对这样的叮咛与期待,陆勇说,这一辈子,就当一回专业的“守门人”,就做一个认真的“守命人”。
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,小女孩出生时...
双手皮肤干燥、老化,接触水后皮肤变白、脱皮,水干后...
来源:村医导刊 □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...
5月8日,发表在Cell子刊《Cell ...